[閱讀筆記]槓桿閱讀術

書名:槓桿閱讀術
作者:本田直之(葉冰婷 譯)
ISBN:9789866858192
筆記日期:2008.10.12

::為何要讀書?::

根據統計數字顯示現代人太少讀書,於是作者花了一些篇幅來解釋讀書的意義與好處,希望鼓勵大家多讀書。透過讀書,可以快速吸收前人幾十年的經驗和智慧,避免從零開始的錯誤與摸索就可以「不勞而獲」,而不讀書的人,什麼都自己去嘗試、修正才能「辛勞而獲」。就連Wal-Mart創始人山姆‧沃頓都說:「我的事業做起來,是模仿別人的。」

另外,商人讀書就好比運動選手的練習,平時只顧著工作而不願花時間再充實自己的人,就如同平時不練習而突然臨時上場比賽的運動選手一般,勝算當然不高。所有一流的人都讀書,但不是因為成為一流的經營者,所以才讀書,他們在沒沒無聞的時候,正因為讀書才能有今天的成就,而且今天還是持續讀書,才能一直保持一流的狀態。

許多人不讀書是因為覺得沒有時間讀書,其實正因為讀書沒讀書才會沒有時間,讀書可以減少自己從頭開始摸索、嘗試的時間,從書中就可直接取得捷徑的方法,越讀書就越能產生充裕的時間。讀書不只是讀書,而是一種經濟上的行為,一種投資活動,且是最強的投資。《千萬別撿千元大鈔》作者安田佳生曾說過:「成大器的人,不管當下的收入多少,為了增廣人生的視野,也會為了增加一生的總收入而使用金錢。」

::槓桿閱讀術::

本書的主題-槓桿閱讀術的精隨,在於事先設定好明確的閱讀目的(例如:要尋求某問題的解決之道),再根據目的來挑選重點部份閱讀,捨棄不重要的部份。看完書之後,再將自己獨樹一格的方式應用書中所闡述的訣竅,活用在實務上。
◎槓桿閱讀法與傳統閱讀法不同之處:

  1. 具備清楚的讀書目的(要在商場上成功),精挑細選該讀的書並丟棄沒有用的部份,而非速讀法。
  2. 鼓勵讀者要在書本上標號、劃線、記錄與摺頁角。
  3. 挑有用的部份跳著看,就算是自己花錢買的書,也不需要一字不漏的完整讀完。
  4. 閱讀時要設定時間限制,一本書設定約1~2個小時讀完,而非依照自己的步調去慢慢讀。
  5. 不是讀完就結束了,還要下工夫去抽出這本書的精華,朝學以致用的方向去進行。

◎把準備考試的用功法應用到讀商業書:

◎槓桿閱讀術vs速讀術

速讀術是快速將一本書讀完的技術,而槓桿閱讀術是將沒有用的部份切除,是提昇資訊取捨的能力並將別人書中的經驗變成自己的東西,應用到實務上。《改變人生的「早上五分鐘」速讀學習法》作者高島徹治談速讀:「縱然學會了速讀,卻只是學會了和過去一樣的讀書法(依據個人品味,記憶內容的讀法),言外之意就是在此之前對專業書籍無法理解的人,當然也不能靠速讀得以理解,只是在不理解的情況下讓閱讀的速度加快了而已。」

::如何尋找閱讀標的::

◎找書如同尋找投資標的:

◎選書的方式

  1. 依主題(集中主題一次閱讀)
  2. 依趨勢(最近流行什麼議題)
  3. 依直覺(憑自己的經驗選書)

◎篩選書籍的管道:

  1. 朋友、熟人、行家的口碑
  2. 網路、報章雜誌、媒體的書評
  3. 國內外的書評服務

◎松下幸之助和柳井正(喜愛閱讀Peter Drucker相關書籍的人)的一致讀書方法是先讀「目錄」、「後記」,據此判斷是否對自己有幫助再決定讀這本書,若決定要讀,就針對有用的地方做筆記。

JJ:利用口碑、排行榜去挑選要看的書籍,有時會漏掉一些不暢銷的好書,個人習慣在「書中找書」,好書的作者推薦的書也是一種另類的書目,如同Google對於網站評分的方式,會考量其被連結的數量與質量一般,暢銷書作者推薦的書通常也是不錯的書籍。

::讀書時的注意事項::

讀書的目的明確後,找到相關的幾本書籍集中一次閱讀,每本書在表達上有所不同,但在內容上是重複的,多讀了幾本,既不覺得浪費,也不感到可惜,反而因為多讀了幾本,才知道重點所在。另外,避免只讀一本書,並將這本書作者的意見全盤接收,而是一種強調讀者自主性的方法,時時抱著「要從這本書得到什麼」的意識,從多位作者的論點刺激自己的思想,好比臨床就醫一樣,不能只靠一位醫師的診斷,還要仰賴第二位、第三位醫師的看法,最終由「自己」得出最後的答案。多讀書是為了要降低投資的風險,消化大量書籍,碰到好想法和訣竅的機率也變高,靠著累積的效果提高成功率,現在的你不知道如何達到目的地,但可選的道路有100條,讀書後雖無法明確得知哪一條是絕對可行的正確答案,但你會知道其中的90條禁止通行,進而降低失敗的風險。

◎看書前先把「前言」、「目錄」與「後記」看完,心中有著這本書大概的輪廓,再根據看書的目的去略讀本書的重點部份。

◎讀自己花錢買的書而非借來的書,才會有「想要回本」甚至「想要有加倍的報酬」才會認真讀書,同時借來的書也無法在在上面做記錄、折角等。

◎讀書時要設定時間限制,若是沒有時間限制,就會連多餘的部份也會去讀它,心中想著「什麼時候讀完都可以」,人在沒有被逼迫時,很難發揮潛力,建議設定一本書1~2小時讀完。

◎一本書的重點只佔20%,再掌握其中的80%,也就是全書的16%就可以了。

◎一邊讀書,一邊模擬「如果是我的話會怎麼做?」,如此,點子就會源源不斷湧出,此時立刻記下當時的想法,免得過一段時間很容易忘記。

::讀完書之後::

◎多讀了幾本書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,僅僅做「輸入」的動作,只不過是自我滿足而已,如何能「輸出」使用,才是真正勝負的關鍵。

◎讀過的東西會忘記的原因:

  1. 沒有記錄重點
  2. 沒有後續工作

◎把讀過的書中劃線、折角的部份打進電腦,製作成筆記,形成最後的「終極本」。

::其他相關議題::

◎什麼時段讀書最好?與其分散時段讀書,還不如自行設定每天幾點到幾點,養成習慣,也易持續下去。

◎早上讀書的優點:

  1. 沒有電話之類的外務干擾
  2. 讀書讓自己醫大早就充滿幹勁,是創造每天潛力的激發和調整工作步調的「起搏器」。
  3. 養成早睡早起
  4. 一天的一開始就「強制執行」該做的事,以免之後又有別的事情干擾,一拖再拖而難以持續。